从今年8月1日起,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这是国家为小微企业减负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国将有600万户小微企业享受这一优惠政策。那么,此举对钢贸行业和国内钢市将带来什么影响?针对这个问题,记者于近日采访了一些钢贸业内人士。他们普遍认为此举对钢贸行业和钢市影响不大。一些钢贸企业呼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给予钢贸行业扶持,消除融资“瓶颈”,应对生存危机。
钢贸和下游用钢企业难享“免税”
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 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一般情况下,能享受“免税”的小微企业,大都是从事食品、小日用品贸易的小店、小贩,基本上不涉及钢材需求。
一些钢贸公司老总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按照“免税”规定,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才能享受此优惠政策,但是钢贸企业的月销售额基本都超过 2万元,一吨钢材的销售价格在3000元~5000元,2万元买不了几吨钢材。因此,在钢贸行业,不存在小微企业,也享受不到“免税”政策。
那么对于下游用钢企业来说,是否因此项政策的实施,企业得到发展,从而拉动钢材需求呢?对此,一些钢贸行业的资深分析人士认为,钢材终端用户也都难以享受“免税”政策,因为在制造业中几乎没有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
尽管“免税”将为超过600万户小微企业带来实惠,直接关系几千万人的就业和收入,但这些小微企业都不是主要的用钢行业,所以对直接拉动钢材需求影响不大。
不过,一些钢贸商和市场人士感到此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发出一个信号,即国家“稳增长”的各项政策举措正在陆续出台,600万小微企业的减负、转型和发展,对国内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促进作用。因此,它对整个钢铁行业和钢贸行业都是有利的,最终也将拉动钢材需求,有利于钢材市场平稳向好运行。
钢贸企业呼吁政府和银行给予支持
在采访中,一些钢贸商呼吁政府为钢贸企业减压、减负。时下钢贸企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就贷款融资难、融资成本高。钢贸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占用量大,周转慢,融资成本高,加上如今市场形势不好,盈利空间缩小,钢贸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
当前,国内钢贸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日趋严重。在钢贸行业中,中小型企业的比重超过90%,而且以民营企业为主。这些钢贸企业的特点是:资产负债率高,资产主要是流动资产,负债主要是流动负债,销售净利率和销售毛利率都很低,资金周转快,资金需求大,自身资金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必须靠频繁的融资得以持续正常经营。
一方面,因为钢贸企业绝大部分资金为流动资产,对银行而言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而且对其贷款的风险控制存在难度,监控成本很高,银行常常不愿向钢贸企业贷款。另一方面,钢贸企业对上游钢厂订货需要全额付款,对下游终端用户有时需要垫资,加上库存中的钢材需要占用一大笔资金,因此钢贸企业在资金链的上下游中处于劣势。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钢贸行业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博取价差的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因此,钢贸企业除了自身积极转型升级外,还需要外部的支持和扶植,比如银行可对于长期从事钢材贸易、资质好、信誉度高的企业给予融资方面的支持。但是,目前商业银行收紧对了钢贸企业的贷款,去杠杆化的结果必然是未来钢材市场将长期处于低库存状况,流通企业的“蓄水池”功能被弱化。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一些钢贸商呼吁政府适当加强对钢贸行业的关注和政策支持。他们希望国家有关部门采取法律和行政手段规范行业发展,为钢贸行业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政府出台钢贸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并制订发展钢贸行业的规划。此外,一些钢贸商还希望银行开发适应钢贸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简化贷款审核程序,积极探索商业银行开展对中小企业贷款给予贴息或风险补偿的有效途径,提高对钢贸企业特别是中小钢贸企业的信贷比重,推进银行依托担保机制,开展对钢贸企业担保贷款业务,破解钢贸企业融资“瓶颈”,促使整个钢贸行业“血液”畅通,实现健康发展。